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2015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总预算的通知》(财教〔2015〕1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5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批复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科技函﹝2015﹞70号),由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李建生教授做为项目总负责人承担的2015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治疗慢性病临床疗效研究(一)”项目获得批复,项目总经费8126万元。2015年5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2015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工作会议,对该项目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
2015中医药行业专项是按照《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的重点任务,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围绕中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共性技术,着眼于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中医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而进行的深入研究。
2015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治疗慢性病临床疗效研究(一)”项目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医院、甘肃省中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医院分别承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乳腺癌术后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胃炎、膝骨关节炎、抑郁症、不孕症、儿童肾病、湿疹等临床研究组成,将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中医药的疗效;完成上述相关疾病生物标本的规范化采集、存储,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慢病防治生物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以临床科研相结合为主导,融合动态信息跟踪的慢病管理模式并示范应用。
其中,由中心李建生教授牵头承担的“基于注册登记的中医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总经费635万元,将开展2000余例的中医干预COPD疗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建立研究队列和数据中心,客观评价中医疗效;动态采集患者相关临床标本,构建具有中医药信息特征的、规范化采集和存储的COPD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优化形成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探索建立以临床科研相结合为主导,融合动态信息跟踪的慢病管理模式并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