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生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河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首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家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学科带头人等。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课题22项。主持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发明专利和著作权30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批件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呼吸方向中文核心论文360篇、SCI 80篇。培养博士30余名、硕士百余名。
白云苹 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重点项目等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19篇,参编著作7部。
赵 鹏 副教授,博士,中医学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基础研究部主任,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优青、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Journal of Inflammation编委、中药药理与临床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省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项。
关庆洲 研究员,博士,中医学博士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访问学者。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病、生物信息分析相关研究。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人社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产学研融合发展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主持人社部博新计划、国自然青年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项。获得全国中医疫情防治博士后学术论坛征文一等奖1项;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一等、二等奖各1项。
王 晶 助理研究员,博士,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以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及中医药防治机制为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项、岐黄杯第十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秦燕勤 助理研究员,博士,中医学在站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现任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机制与配伍规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9篇。
张 琴 助理研究员,中药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